何西

出自Unitedbook 合眾百科

護國大公何西,第一代北原公爵 (英語:Arthur Peregrine Buxton Walsee-Hokyeson, Grand Duke Protector and 1st Duke of Buckeun,1767年10月17日-1877年10月18日),出生於慶寧大明北原府,為希望帝國開國功臣之首及19世紀世界首富。他是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大律師、商人,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傳教士、慶寧共濟會的成員。由於他在擔任安朝第一位宰相時積極西化,引入工業革命科技及西洋思想,讓慶寧在短短數十年間一躍成為一流國家,因此擁有“慶寧現代化之父“,並被慶寧國民在“慶寧歷史上最偉大的人”調查中榮登榜首。

何西很早就認為西化是慶寧唯一出路,最初以貴族身份在朝廷上呼籲,被譽為「西化第一人」。作為第一個在西方留學的慶寧人,他成為慶寧西化榜樣,引入資本主義,股票交易所,西式教育,西式法治及政府體制。同時也引入了入蒸汽機,火車等西方科技。安太祖稱何西:「成為當時慶寧成就之最,在創立希望帝國社會形式上影響最深。」

作為第一個慶寧人大律師,何西在四都大學創立了希望帝國第一所法學院,栽培了法律界不少精英,因此有慶寧法律界教父之稱。

商業方面,何西生前他所經營的慶寧行壟斷了慶寧對大英帝國及中國海上貿易,又通過他在帕蘭波爾的投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億萬富豪及歷史上最富有的人。

何西人生傳奇多彩,在眾開國大臣中雄踞鰲頭,之後兩個世紀不斷,多次在希望帝國硬幣或紙幣、艦船、城郡、學院、公司及各類文化活動再現。

早年[編輯]

1767年10月17日,何西(本命何偉西)在慶寧大明北原府東幌公園出生,父親何武雍為一品太師,殿閣大學士。10歲時,何西被送到英國伊頓公學讀書。畢業後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攻讀法律,並於1784年入四大訟務律師學院之一的林肯律師學院受大律師培訓,1787年畢業,獲得倫敦大學學院所頒法律博士(LLD)學位,1796年通過大律師資格考試,是英國首位慶寧人大律師。何西於1787年1月2日正式成爲大律師。2月17日,何西回到慶寧大陸並入朝擔任內閣學士及禮部侍郎。

明代[編輯]

1790年,何西上書諫皇上改革,主張摹習洋人之工業技術和商業模式,以獲得強大之軍事裝備、增加國庫收入、增強國力,維護明室統治。惟明帝認為西洋學術不過奇技淫巧,並將奏摺怒擲於地。何西見諫帝失敗,為救國而在朝廷變得低調,同時秘密在朝廷上安插官員。

與此同時,施永真於西部大紀開始計劃推翻紀室。何西在得知消息後暗中探訪施永真,並表示願意提供協助,甚至願意助其推翻大明,條件是在施永真登基後必須讓何西在國家推行西化運動。在施永真同意後,何西開始在英國向英皇喬治三世購買戰船及大炮。同年,何西獲升為兵部尚書。1802年1793年,何西安插親信河谷男羅平鎮守大杉和關。

1802年,何西命羅平請安軍入關,安軍在一個月內攻陷西慶寧。自此,安朝建立大統一皇朝。在慶寧大陸統一後,何西獲安太祖冊封為護國大公及北原公爵,並任命其為宰相。

希望帝國[編輯]

引入西方法律體制[編輯]

安朝建立後,何西宣佈將英國法律體制引入到安朝,普通法、判例法、衡平法及制定法等均開始在安朝適用,英國司法機構的設置及許可權的劃分、法官制度、律師制度等,也跟着引入安朝。

領導華族潮流[編輯]

19世紀初期,慶寧華族開始跟隨何西穿燕尾服,吃西餐,修建西式府邸。各式西式建築也開始湧現。

訂立國名[編輯]

1802年,安太祖請何西為國家訂立英文名。何西採用了Hope一字,意思為希望,象徵著安朝的建立為慶寧大陸帶來新希望。太祖大喜,並下令將希望帝國訂立為正式國名。

吸納外國專才[編輯]

何西為進一步吸收西方文化,提升在技術、指導、教育、軍事制度、整備等領域的水平,而聘用了外籍人士,成為希望帝國建設近代國家的一股強大力量。新成立的中央和各縣政府聘用了為數眾多的外籍人士,包括有採礦、航海、鑄幣、醫學、運輸、銀行業、法律、政治學、農業、教育、軍事等方面的專才。

教育改革[編輯]

19世紀之前,學校實施各不相同的教育制度。各校之間的教育水準,教學內容也有很大差異。

19世紀以後,希望帝國政府開始在全國普及義務教育,並成立西式學校,官立學校有帝國中央書院,帝國皇家大學等,私立學校有東幌公學,四都大學等。何西更以私人財產資助留學生到英、帕、法、佛等當時第一流的先進國家留學,並重金禮聘了多位西方學者擔任老師。

引入鐵路[編輯]

1804年,第一條鐵路—山川至北原間鐵路通車;到了1910年,希望帝國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七千公里。

訂立新貨幣[編輯]

1804年,何西政府開始實施新的貨幣制度,開始使用希望幣為新貨幣,建立起一系列的資本主義銀行制度。

廢除奴隸制[編輯]

1804年,何西政府通過廢奴法案,從法律上明確消除了奴隸的存在。

推動貴族封地法[編輯]

1804年,何西發布施政藍圖推動貴族封地法,強制全國貴族以市價將除家族祖傳府第外所有封地售予政府,政府再將土地拍賣以增加庫房收入。同時頒佈新法律承認土地的私人所有權。由此土地可用於買賣和擔保,私有產權受到法律保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得以鞏固。

被罷免宰相[編輯]

1805年,何西因為自負的性格、歷練不足、加上當時朝廷上的官員都是兵部尚書明梧公爵北辰士祈的舊幕僚等原因,導致太祖迫於文武百官的壓力將何西罷免,作為補償何西被封為太師,成為慶寧三大開國功臣中最早位列三公的一員。在離開宰相府前,何西許下誓言「我一定回來」。

建立交易所及確立資本主義[編輯]

1806年,何西創辦帝國交易所,為慶寧大陸第一所交易所。在改革中失去特權的華族以及因北辰士祈政策獲得土地的農民,轉而到投身於各種投資活動。同年,何西成立慶寧總商會,提升商人在希望帝國的地位及影響力。

商業[編輯]

辭官後,何西專注於商業方面,僅用了五年時間,就成為慶寧獨領風騷的並長期擔任四大商行的總商。

當時在慶寧港口岸貿易最占壓倒優勢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何西的慶寧行在東印度公司的交易裡面一直佔了很大的份額,何西當了總商以後,他們在東印度公司裡面的份額是占最高的。舉1810年為例,這一年慶寧行賣出的茶葉是100800箱,占的份額是整個東印度公司在中國買的茶葉裡面30%,價值2500000兩。何西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並在不斷增持股份後成為東印度公司最大股東。

據帕國歷史學者斯科特·比爾森估計,19世紀的何富官(何西公爵的商名)為全球第一個億萬富豪(以帝國鎊計算),在當時絕對是遠東甚至世上最富有的人,何家的資產比世上任何一個帝國多。他在北原府的東幌公園,堪與帕國的威辛頓宮媲美。

創辦慈善機構[編輯]

希望帝國立國後,慶寧拐賣人口,逼良為娼等案件日增,何西於是設立「何佳臣組織」(現為何佳臣基金會),專責防止誘拐,保護婦孺、「慶寧醫院」,收納貧苦垂危的患病貧民、與夫人一同創辦慶寧婦女會捍衛女性權益、促進性別平等。

再度拜相[編輯]

1824年,北辰士祈逝世,何西再度拜相,並獲冊封為護國大公。

改革海軍[編輯]

再次就任宰相後,何西以英國海軍為標準改革海軍,並開始自主研發戰艦。

二次法例改革[編輯]

北辰士祈就任宰相期間,一度試圖將希望帝國法律制度改為成文法,並制定六法全書。何西再度拜相後希望帝國再次回歸原有的普通法體系,並將北辰士祈的六法全書整合為帝國法例。這種以普通法為主體,由成文法作補充的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廢除不平等條約[編輯]

對希望帝國政府來說,改革最大的目標就是要躋身列強之列,於是重新修訂明代時期簽訂的各項不平等條約成為當務之急。借助何西在大英帝國的影響力,何西廣邀先進國家的外交使節與名流,開始所謂的「遠東會外交」,各種不平等條約在1830年終於廢除。

晚年[編輯]

退隱[編輯]

1852年10月17日,何西迎來了85歲華誕,安太祖為他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由於年事已高,精神和體力大不如前,何西以85歲之齡辭去宰相一職,為至今退休時最年長的宰相,並展開退休生活。

何西退任後,和夫人劉鈺琪環遊世界,並在1877年10月18日,110歲生日翌日逝世,享嵩壽110歲。

何西葬禮將於10月31日在希望帝國聖保羅座堂舉行。在安太宗的命令下,何西的靈柩在聖保羅座堂停靈三日,供民眾弔唁,吸引約500萬人前來哀悼。此後在聖保羅座堂舉行國葬儀式。葬禮的賓客多達3000人,令聖保羅座堂滿座。多位國家現任和前任元首和政要均獲邀出席。包括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全體官員皆有出席葬禮。這是自立國以來,首次有非皇室成員舉行如此高規格的葬禮。另外,全國也下半旗三天,以示悼念。

評價[編輯]

正面[編輯]

對何西的正面評價,是他就任宰相期間倡導西化改革政策,讓慶寧走向世界,大幅度改善慶寧人生活,讓希望帝國成為列強之一,對希望帝國貢獻卓越。

何西逝世後,安太宗在發表的致詞上表達了對何西的逝世表示悲傷及哀悼,擔任宰相期間的25年間,對朝廷鞠躬盡瘁,並通過西化把希望帝國轉變成列強之一,塑造了今天的希望帝國。

負面[編輯]

何西是個極具爭議的政治強人,反對者常指責他剛復自用,行事專斷,漠視其他大臣意見。其作風常令人感覺他不是一位宰相,反而像一位皇帝,這點有違他的身份。此外,何西雖然支持西化,卻從未試圖讓希望帝國轉向民主。而且他的西化政策亦被保守派形容為藐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