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皇家大學

出自Unitedbook 合眾百科
帝國皇家大學
Imperial University

帝國皇家大學各校徽
老校名 明都國學監、坂京國學院、杉宮國學院、慶京國學院、第一國學院、帝國皇家大學
校訓 勤有功
創建時間 公元47年6月建立明都國學監
公元260年12月易名坂京國學院
公元933年5月易名杉宮國學院
公元1190年7月易名慶京國學院
公元1545年8月6日改組為第一國學院
公元1804年9月1日改組為帝國皇家大學
學校類型 法定國立綜合學院聯邦制大學
捐贈基金 帝國皇室基金(希望幣1000億元)
帝國皇家大學基金(希望幣4000億元)
校監 施德賢陛下
教師人數 4,832人
職工人數 7,126人
學生人數 34,023人
大學部人數 15,651人
研究生人數 20,372人
博士生人數 29,791人
校區  希望帝國海崎府千代區(千代校區)
 希望帝國山川都南雲區(南雲校區)
總面積 佔地52.5公頃(千代校區)
佔地43公頃(南雲校區)
校隊 56支運動代表隊
代表色 帝大藍
別稱 帝大、IU、大皇
吉祥物 鳳凰(Phoenix)
隸屬 希望帝國教育部
國立大學聯盟
五星聯盟
檔案:IU.png

帝國皇家大學(英語:Imperial University,代號:IU),簡稱帝大,是一所由希望帝國教育部直接管轄的國立大學,亦是希望帝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三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早在衛朝年間,其前身的第一國學院經已創校。而在經過多年演化後,先後見證多個朝代變遷,最終在1804年與其餘七所國學院經整合後,組成以帝國皇家大學為首的四所大學。

帝國皇家大學素以培養眾多社會菁英而知名,校友包括皇室成員、前宰政大臣、帝國首相等政府高層,亦有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令皇家大學有「菁英搖籃」的稱號,在數學、物理、醫學、法學、商學、文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它同時擁有規模完整的大學出版社,及全帝國最大型的大學圖書館系統。

而組成方面,皇家大學創校時曾一度保持八所國學院原有的地位,僅名稱上更改為「書院」。但隨着時代和管理便利性,加上書院間課程重疊,現今已演變成八間書院只負責提供膳宿及輔導,而原學術課程則由新成立的「學院」負責,並分佈於兩個校區。

簡史[編輯]

帝國大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弘孝宗在位時期,當時的孝宗鑒於自古以來的教育政策的低效率,故在與時任文卿李榮惠商討後,仿照漢制,決議成立第一所「國學監」,全稱為「明都國學監」,作為國家最高教育機構,畢業生均可入朝為官。

而在景朝太祖時,改「明都國學監」為「坂京國學院」、又仿照其體制,另在各地設立七所國學院。但不同的是,新設的國學院的院生均需考試,方可入朝為官,而坂京國學院則不用,亦因此使坂京國學院有「眾院北辰」的稱號。

後來坂京國學院亦先後更名,但其作為國家最高教育機構的地位從未變更。

至紀朝,時任皇帝紀文宗在位時,鑒於自古以來的教育政策的低效率,因而以現代教育制度為藍本,改組八所國學院,並成立「第一國學院」,「第二國學院」,「第三國學院」以及「第四國學院」共四所學院,分別執掌文科、理科、音科及軍科。唯未及建成,文宗便逝。和廣二年八月六日(1545年8月6日),合併後的第一國學院建成。後紀世宗再設四所國學院,並改革國考,如想應考者,必先在八所國學院就讀滿四年,使第一國學院之地位更為提高。

明朝取代紀朝後,教育發達,學校興盛,對於民眾之教育水準愈加注重,因此選擇保留了第一國學院,又開設更多學科,第一國學院也在此段時間學生人數日漸增多,更被賦予了「慶寧首院」的美譽。

希望帝國開國後,當時因君主迪克一世以其主張的政策「洋化」,將各國學院再次整合後,組成以帝國皇家大學為首的四所大學。原所重視的經文等學系不再重要,開始著重於新時代的文學、科學以及當代文化等方面。皇家大學由於當時受到新知識及文化的陶冶,當時開始有愈來愈多的學生開始著西服、使用西方餐具以及引入西醫學等洋化之行為,令皇家大學成為推動「洋化」的各大學之首。

後至景祥政變,皇家大學遭支持立憲的民眾的入侵,並遭到破壞以及毀壞,其中最著名的破壞事件包括兩件,一是支持立憲的民眾將當時的校園大門(上有由迪克一世御筆所提的「勤有功」三字)爆破炸毀;二是收藏自紀朝以來各典籍的圖書館遭支持立憲的民眾以坦克推倒,令典籍多散軼,甚或不存。

彰德元年,希望一世即位後,對全國正式宣告將於彰德三年中旬開始重建帝國皇家大學校區。

學院與課程[編輯]

學院 成立年份 學系
文學院 1804 人類學系、慶寧文化學系、中國文學系、中國歷史文化學系、英文學系、日本研究學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學系、翻譯學系、藝術學系、歷史學系、哲學學系、音樂學系、藝文學系、全球創意產業學系
理學院 1804 數學系、統計學系、生物化學系、生物學系、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系、環境科學系、食品及營養科學系、分子生物技術學系、地球系統科學系、自然科學系、化學系、物理學系
社會科學院 1804 政治與行政學系、建築學系、經濟學系、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新聞與傳播學系、外交學系、全球傳播學系、心理學系、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學系、全球研究系、法律系
醫學院 1804 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生物醫學系、化學病理學系、腫瘤學系、放射學系、內科學系、微生物學系、護理學系、婦產科學系、眼科學系、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兒科學系、藥劑學系、精神科學系、公共衞生系、社區健康系、外科學系、中醫學系
商學院 1804 會計學系、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酒店及旅遊管理學系、財務金融學系、國際企業學系、創新及資訊管理學系、市場學系
教育學院 1804 中國語言及文學學系、英國語文教育學系、資訊及科技教育學系、多元教育學系、數理教育學系、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言語及聽覺科學學系、教育心理學系、體育運動科學系
交通學院 1923 鐵道學系、公共交通學系、航空學系、海洋運輸學系
工程學院 1991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電子工程學系、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宗教學院 2008 基督宗教學系

重大新聞事件[編輯]

知名校友[編輯]

交通[編輯]